您好,欢迎访问霍邱县老年大学网站!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老年百科 > 人生感悟
传承节俭美德
编辑日期:2015/4/13      发稿人:老年大学      阅读次数:次      [ 关 闭 ]

王林厚

 

    最近,在闲暇之余翻阅报刊时,无意中发现一幅有趣的漫画,画面上有两只栩栩如生的鸡,一只鸡在地上四处寻觅找食吃,另一支鸡则站在盛满食物的小盆中用爪子向外抛食物,嘴上还说“如今富了”。漫画的寓意十分深刻,不仅有力地抨击了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奢侈腐败现象,而且还发人深省地告诫人们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”。

    古人云:“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”意思是说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,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。历史走到了今天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节俭的传统美德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,勤俭节约的“传家宝”也随之被铺张浪费、追求奢侈所取代,甚至戒奢以俭被人嘲笑为“小气”、“老土”,那些讲奢侈、讲排场、讲阔气的人反倒成了“宠儿”,长此以往,奢侈浪费不仅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,而且也成了掠夺子孙后代资源的“元凶”。有道是“人无俭不立,家无俭不旺,党无俭必败,国无俭必亡”。古人云: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”。毛泽东说:“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”。习近平说:“浪费之风务必狠刹!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,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,大力宣传节约光荣、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,努力使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”等等醒世名言,应当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铭,因为“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”嘛!

    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奢则贪、贪必败的典型,初入官场时,大都表现的正直、正派、清廉,前途一片光明,一旦有了权和钱之后,生命的浮华与本真之间就出现了裂痕,过多的个人欲望导致理想动摇、信仰丧失、精神缺“钙”,一发而不可收拾,最终因贪污腐败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。在这些人看来,金钱、权力和荣誉只不过是贪污腐败的筹码,满足其贪图享受、贪得无厌的奢靡生活需求罢了。

    当前,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大势所趋,每个公民都应从我做起、从现在做起,从节约一滴水、一度电做起,立说立行立改,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。当奢靡之风袭来时,多想想那些在基本保障线以下生活的农民和无业者,多想想那些因天灾人祸造成无家可归的乞怜群体,多想想社会公益性事业那些需要我们援手相助的人和事……让戒奢以俭成为习惯,并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。

    有人为自警、自醒、自励,自撰了一副有趣的节俭对联贴在门上,以便随时给自己敲警钟,上联是“节粮节钱”,下联是“节水节电”,横批是“天天过节”,让节俭的美德朝夕相伴,身体力行,入脑入心,从而让自己去享受真正意义上的天天过节,如此积极的节俭做法,倒是值得借鉴和效仿。

Copyright © 2014 霍邱老年大学 All Rights Reserved. 皖ICP备11016556号-2
技术支持:
龙讯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5220200019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