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范寿玖
从湖北宜昌下动车后,我们转乘汽车继续西行。越峻岭,经峡谷,过天桥,穿隧道,深夜一点到达了大九湖。这地方我原来一无所知,经媒体宣扬和亲人介绍,产生了好奇感。这次有机会来此一游,当然乐不可支。
大九湖因湖而名。相传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搭架采药,曾在此支起九口大锅,后来九口大锅幻化成九个湖泊,故名大九湖。现在的全称是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。这里初看似乎平常,可通过实地游景点、观湿地、探源头、寻古迹、访民俗,识得了“庐山真面目”后,你会从内心赞叹道:“神哉、美也,大九湖”!
大九湖之所以神奇、美妙,首先因其地理位置独特。它位于湖北省神农架西北部,东连华中屋脊神农顶,南临中华奇观“小三峡”,西通“秦头楚尾”安康市,北依道教圣地武当山。素有“一脚三省六县”之说,是神农架的西大门,长江与汉水的分水岭。来到这群山环抱,峰峦披翠,湖水莹莹,山水交融之中。我顿感神清气爽,耳目一新,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。
大九湖之所以神奇、美妙还因其景观奇特。它有九个湖泊组成,四周皆山,千姿百态,中间地势开阔,景美如画。这里平均海拔1730米,盆地面积达五万亩之多。在神农架“地无三尺平,抬头见高山”的逶迤群山中实乃罕见。更奇在它有九湖九溪九道河,九山九梁九字号,九孔九洞九坎坪,九湾九坝九重天。是原始森林,自然湖泊,高山草原,冰川地貌,湿地景观结合最完美的旅游胜地。我们沿着依山而建的木质栈道逶迤前行,出现在眼前的是岩石嶙峋,峰险林奇,山水相映,环谷幽深的奇特景观。身处其境,倍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魅力。当我们来到九湖大道,背依九湖镇,面向东南方,只见大九湖的东南面,有九道山梁,梁上林木密布,气势雄伟,每座山峰都几乎一模一样,宛如九条蛟龙出山,龙头一律伸向大九湖平原。据说每两条山梁间,各有一道白光灼灼的溪流,注入九块小坪地,形成几个冰川湖。不过我们没去到近处,没享此眼福。但眼前的“垂钓乐”却深深吸引了我。由于此地水优鱼肥,无人捕捞,鱼很好钓。只见湖岸边,碧水旁,游客或坐或立,守望钓竿,悠然自得。当鱼儿上钩,钓竿甩起时,锦鳞摆动,银光映日,竿动心乐,好不惬意!受其感染,“钓鱼迷”的我也手心发痒,不由随口吟道昔日为《老年学刊》写的一首小诗《垂钓乐》:“清风拂面喜意暖,悠然垂钓碧水边,浮传佳讯巧提竿,一尾锦鳞蹦得欢。”可惜这里租竿费太贵,只得忍爱作罢。来到位于大九湖畔的亚高山草原,我们不仅欣赏到“鱼跃鸟翔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怡人画卷,还领略到特色各异的草原风光。我们的相机里至今还留有数头麋鹿紧贴栅栏昂头伸颈,与我们对面相视,憨态可掬的镜头。大九湖变化莫测的云雾更使我惊叹不已。不管雨前雨后,或晨或暮,经常刚才还晴空朗朗,山翠林绿,刹那间即这里谷底起雾,那里峰坡吐云,很快一山或数峰都云吞雾绕,天地相连,苍苍茫茫。我们仿佛置身云雾之上,仙境之中,如痴如醉,如梦如幻。
作为国家A级景区的大九湖,还神奇在它环境宜人,生态极佳。这里是国家湿地公园,湿地泥炭癣最深达3.5米,用脚一踩软如海绵。其形成历史已达3万多年。这里的水经泥炭癣过滤后水质可达到一类,是我国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。过滤后的地表或地下水经大九湖周围低洼部位47处神奇的落水孔从地下流到竹山境内,注入堵河,经南水北调工程调往北京、天津。工程竣工后,北京人、天津人每喝十滴水中就有一滴水来自大九湖湿地。当我站在跨河而建的落水孔桥面上,目望上游清澈澄净的水流,从桥下飞珠溅玉般泻入漏斗型的落水孔,再流入地下的进口时,不禁想到“饮水思源”一词,他日北京、天津人饮这琼浆甘露时可要记住国家的关怀和大九湖人的情啊!
文化底蕴深厚和民风淳朴也给大九湖增添了神奇。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,薛刚灭周复唐在此,川鄂古盐道驿站遗址至今犹存,可惜时间所限,我未能亲睹为快。但漫步于湿地栈道时,那一面面迎风而舞的“帅”字号杏黄旗却令我耳目一新。原来公元684年,武则天将中宗皇帝李显贬为庐陵王流放至房州,李显并不甘心,决心东山再起,派薛刚在大九湖屯精兵十万,“灭武周复李唐”,薛刚将兵分九营,帐建十处,留下了一至九字号。薛刚和夫人纪鸾英在这里指挥十万大军南征北战,战功赫赫。于公元699年护送李显返回了长安入住东宫。公元705年李显重登大宝,复国号为唐。后来这一至九字号成了本地自然村落的名称,沿袭至今。这里蕴含在每个景点的传说、故事都感人至深。如“枯木逢春”:此树名锐齿榭栎,位于群山之中,古木环抱的一片平坦草地之上,树高入云,满干披满红绸,鲜艳耀目。相传公元690年,中宗皇帝李显秘密来此检阅军事 ,当地百姓兵士一致拥戴,他感动之余,亲植此树,意指管理百姓要顺乎民意,“只有养民,才能治国”。约200年前此树遭雷击,树干大部分枯死,树皮已烧焦。约100年前又神奇复活,树干大靠小,藤缠树,体现了老有所依,老有所靠,老有所养,本地百姓给其取名为“枯木逢春”,象征大九湖腾飞的吉兆。此类传说、故事,不仅给景点增添了神秘、美妙之色彩,而且也激发了游客的兴致。大九湖基本没有原住民,多为鄂西、川东、陕西三地的民众为躲避战乱逃荒至此。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,不仅开发建设了大九湖,而且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民俗文化,如打火炮、黑暗传、垛壁子等。垛壁子系 四壁用原木垛成,缝隙封以泥土避风,仅留有一尺才见一小方窗,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“塔架建屋”留传下来的一种古老民居,在大九湖随处可见。这里民风也特别淳朴。不仅山清水秀,清新整洁。而且人际和谐,路不拾遗。我们与房东仅萍水相逢,但临走时竟主动为我们设宴饯行,令我们深感意外。席间,敬酒敬菜,热情万分。我们不仅亲自品尝到鄂西北名菜野鸡清炖竹鼠等美味,更感受到了大九湖人情深意长暖人心房。
告别大九湖,车子驶入陡峭的峰坡,我回首远望那群山环抱,景美迷人的仙境,脑海里浮现出“高峡出平湖,当惊世界殊”的诗句,顿时波涌心头,激情难捺,不由再次赞叹道:“神哉、美也,大九湖”!
Copyright © 2014 霍邱老年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6556号-2
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5220200019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