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夏从奇
10月19日风和日暖,我怀着敬仰的心情,到四川省广安市邓小平同志故里参观,从重庆坐二个多小时的车就到了,还未进入市区,庆祝伟人诞辰110周年的横幅大标牌就映入眼帘。
进入景区,领取了参观证,通过电子安检门,一条宽阔的水泥大道直通远方。
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,有干部市民,还有外国游客,而更多的是农民,因为他们尝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甜头,从温饱到小康,从土屋到楼房,这是伟人制定政策带来的变化,在改革的大潮中受益的又岂止农民呢,人人都是受益者啊!
我和老伴、儿子一家祖孙三代首先看了邓小平同志的旧居;青砖灰瓦,扶梁立柱的古居有十几间,有邓小平同志出生时用过的床,读书的课桌、笔墨等。有大厅、会议室、书房、厢房等,大厅对面有一个水塘,水深且清,塘上面有望不到边的灌木丛,向远望去一座芼架状大山隐隐映现,讲解员诙谐风趣地说,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建国后三起三落的象征。
顺着指向牌进入展览大厅,这是邓小平同志一生革命的纪念馆,有邓小平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工厂照片及工作证、登记证等,还有同周恩来、朱德、李富春等人的合影。
大厅的中央、停放着邓公复出后,任军委主席,国庆检阅三军仪仗队坐过的特大型敞篷红旗牌轿车,文革期间下放到江西工厂接受改造用过的车床、台钳让我过目难忘。
还有一些刚解密的文件和照片,如:文革前接见蒋纬国的握手照片,香港回归也有邓公在谈判中用“另起炉灶”的强硬态度,使其回到祖国的怀抱。
离开展览厅,经过几个拐弯,进入邓小平同志老铜像广场,中央的台阶上有二米多高的邓公坐像,双手扶腿,目光炯炯地望着远方,他在思考着中国如何发展,实现繁荣富强。
铜像周围是近二届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手栽培的树,现已高大葱茏,远处是中央各部委、军队各兵种、领导人,近亲属植的各种树种,已蔚然成林,《春天的故事》乐曲随风飘荡。
下午五时回重庆住地,这一天使我终生难忘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邓小平的丰功伟绩改变了中国,也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刮目相看。
Copyright © 2014 霍邱老年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6556号-2
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5220200019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