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在老年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
王国信
(2016年9月9日上午)
各位领导、各位老师、同志们、同学们:
大家上午好!
金风送爽,硕果飘香。在这成熟的季节,在这美好吉祥的日子里,我们老年大学的师生又一次欢聚一堂,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。今天,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又增添了80多张可亲的笑脸,在他们脸上,我看到了幸福,看到了期待,看到了憧憬,也看到了希望,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新同学的到来!
下面,我讲三点:一是老年大学办学情况;二是下半年工作安排;三是希望和要求。
一、先讲办学情况。
霍邱老年大学成立于1992年春天,至今已走过了24个年头。24年来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,在老干部局的全力支持下,校委一班人带领全校师生艰苦奋斗,锐意进取,已经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全国知名、全省一流的多学科、多层次、综合性、省级首批示范校。
我们的学校占地8000平方米,有两幢教学楼,建筑面积4279平米,有12个专业教室、一个多功能厅,还有这个可容纳五六百人的演艺大厅,有先进、完备的教学设施。校园内还有占地5000平米的操场,有花园凉亭、有健身器材,环境优雅舒适,安全、宜学,是一所花园式的文明单位。
全校师生员工将近一千人,开设了27个专业,37个班级,班级学员达2340多人次。不仅有卫生保健、太极拳剑、文史、诗词、拼音、书法、绘画、京剧、黄梅戏、舞蹈、声乐、二胡等传统课程,也有电脑、钢琴、瑜伽,木兰、葫芦丝、交谊舞、广场舞等新潮课程,这些专业的开设,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,很多专业增开了提高班或研修班,满足了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。
经过24年的艰苦创业,围绕增长知识,丰富生活,陶冶情操,促进健康,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;我们确立了文明建校,质量立校,名师强校,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;培育了校训,形成了尊老敬贤,崇德向学,友善乐群,康宁有为的良好校风;建设了以文明和谐、康乐有为为特色的校园文化。
我们一直坚持质量立校,办有质量的教育。让老同志们进校不虚之行。首先,下功夫聘名师、抓教学,让德艺双馨的人担任授课老师。二是狠抓教学管理,编写教学大纲,制定教学有计划,上课有讲义,实行规范化教学。三是尊师重教,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,让教师人尽其才,各展所长。四是注重教师的培养提高。每学期开学前、学期末召开两次教师会,每两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,总结交流经验;组织教师观摩学习,取长补短,不断提高教学水平。
2007年,我们在全省率先开设了书法、文史、写意山水、写意花鸟和摄影五门远程教学课程,请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授讲课,丰富了教学内容,提高了教学质量,受到大家的欢迎,我校被先后被中国老龄基金会、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授予“远程教育先进单位”。
在办学的形式上,实行“三个课堂”有机结合,将教、学、乐、为融为一体。规范的教学,丰富的社团活动,使一大批学员大器晚成。据统计,全校有能歌善舞者200多人;能书会画者100多人;摄影能手80多人,拳剑精英140多人,器乐高手120多人,精通养生保健的有150多人。老年大学真可谓人才济济,藏龙卧虎,是名副其实的老年人才成长的摇篮。
反哺社会,服务人民,硕果累累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校师生创作的诗文、书画入展与刊登4000多篇(幅),其中有300多件(篇)在全国各种展赛中获奖;书画、摄影、剪纸展每年自办或联办多次,师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60多个,每逢重大庆典举行专场演出,有时还走上街头、走进军营,走进老年公寓,为人民群众送去欢乐;黄梅戏班林丽老师、京剧班陈寿华老师还亮相中央电视台“过把瘾”栏目;民族舞班的学员在郭立芳老师的带领下,应邀到香港、台湾、新加坡、韩国、澳大利亚登台献艺,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播撒到海外。
勇于实践,积极探索,理论研究不断深入,取得丰厚成果。有70多篇关于老年教育的理论文章在市以上会议交流或在报刊上发表,其中被国家级报刊采用22篇。最近三年,有5篇文章在中国《老年教育(老年大学版)》杂志发表,有2篇文章获得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奖。
学校还编辑出版了《流金岁月》、《金色年华》两本纪念册和《春潮银花》、《银潮浪花》两本诗文集,制作了《温馨的家园》、《银发放歌》、《金秋颂》、《放歌二十年,共沐夕阳红》四部专题片;创作了校歌《白发时代共芬芳》;学校编辑的《老年学刊》出版了25期(每年两期,每期5-6万字,印刷1300本,学员人手一册)。2014年,霍邱老年大学网站www.hqlndx.cn建成运行。所有这些,都忠实地记录了学校发展历程,总结了经验,展示了成果,为师生、为社会奉献了一份份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近10年来,我校还先后接待省内外40多所老年大学组团来访,传播了我校办学经验,充分发挥了示范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,正如,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、省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邱茂叶视察我校后,评价说:“安徽省首批示范校的牌子挂在霍邱老年大学是挂对了地方,你们不愧为老年教育的一面旗帜,一座标杆!”
我们还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用平等的思想办平民化的学校。无论你过去的身份多么特殊,在校园里一律平等,“正县副县,都在老年大学见”“正科副科,退下来都差不多”;即使是平民百姓,在老年大学也一样受到尊重。学校实行制度化管理,对学员实行亲情化服务,千方百计为学员办实事、办好事。如低标准收费,每学期交70元就可学习两门专业,交90元可以学习三门专业;联合县直六部门发文,为学员报销学费;与医院联系,每年为师生做一次优惠体检;每年重阳节为70、80、90寿星集体祝寿,戴红花、颁寿匾、吃寿面,合影留念,让寿星们亲身感受到尊严和光荣;为老年学员代办《老年优待证》、《老年乘车优待证》等等,学校因此被市老龄委授予“敬老文明号”光荣称号。
霍邱老年大学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良好的成绩,主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。县委每年至少听取一次老年大学工作汇报,布置一次老年教育工作,或参与老年大学重要活动,或到校做一次走访调研;坚持为老年大学办实事,解难题。本世纪以来两次总共投资近千万元先后为老年大学建了两幢教学楼,逐年增加财政预算,保障教学需要;为学校增设了2名社会公益岗位,派大学生、研究生来校服务。今年初,又为老年大学预留了14亩土地;准备在“十三五”期间为老年大学再盖一幢教学楼。程明书记上任以来,已亲自召开了一次全县老年教育工作会议,深入白莲等乡镇调研老年教育情况,今天又挤时间参加我校的开学典礼,马上还要给我们作重要讲话,我相信有程书记这样务实的领导抓老年教育工作,我们的老年大学一定会越办越好。
其次,霍邱老年大学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良好的成绩,还得益于有四支优秀的队伍。
一是有一个求真务实、敢于创新、善于管理、乐于奉献的校委领导集体和管理人员队伍。无论是退下来的老同志还是在职的干部,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:办好老年大学,献身老教事业;踏踏实实为老年学员办实事、办好事,把老年大学办成老年人满意的学校。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和蔼可亲,平易近人,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召力。潘翠珍副校长兼教务主任,热情高,工作实,百问不烦,对各班的情况都了如指掌,绝大多数学员的名字她都能叫得出来;县委老干部局陈彩霞局长,兼任老年大学副校长和校办主任,她带领老干部局的同志热情做好后勤服务和教学保障工作,今年暑假,天气那么热,她们顾不上休息,整修校园,重砌院墙,翻修地坪、维修后楼,更新教室桌椅,做了很多工作,使校园焕然一新。
二是有一支素质优良、爱岗敬业、德艺双馨、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。现有专业教师27人,他们都是本地某一学科内的拔尖人才或具有一技之长的专家,个个身怀绝技,教学有方,深受学员欢迎。他们中,有武林泰斗,有养生专家,有丹青妙手,有书法名家,有著名演员,有梨园世家,有器乐高手,有舞蹈大家,有中学在职的青年教师,也有退而不休,奉献余热的智慧长者。27位老师,各有各的特点,各有各的故事,他们就象一幅画,虽然风格不同,但表现的都是美;他们就象一首诗,虽然形式各异,但所吟咏的都是情;他们就象一支歌,虽然旋律有别,但所传达的都是爱。正是有了他们,我们霍邱老年大学才有今天的繁荣兴旺,我们的老年朋友才能过上如此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!明天就是教师节了,让我们热烈鼓掌向老师们表示感谢和敬意!
三是有一支优秀的班长队伍。班级管理是学校最基层、最经常的管理,班级管理主要依靠班长。我们学校40多位班长,个个都很优秀,他们热爱学校、热爱班级、在学习和管理上表现突出。学校是大厦,班长如支柱,根根柱子都使劲,大厦撑起才稳定。各位班长没有辜负校委的重托,学员的信任。他们传达落实校委布置的任务,协助老师复印分发教学讲义,维持课堂秩序,团结带领同学开展各种活动,搞好班级卫生。在校委、老师与学员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。他们是校委的得力助手,是学员的真诚朋友,是不图名、不图利,献身老年教育的志愿者。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,我们学校这架庞大的机器才能高效的运转,奏出和谐共鸣的交响曲。
四是有一支爱校如家,以校为荣的学员队伍。同学们把老年大学当成“温馨的家园”,爱护学校,关心学校,处处维护学校的声誉,时时为学校增光添彩。比如,每年全校都有几百人参加文艺演出,不同的节目穿不同的服装,所有的演出服装都是自费的,有的学员演出服装多达十几套,却无怨无悔。古人讲:“上下同欲者胜”、“上下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校委和广大学员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使学校具有很强的吸引力、凝聚力和号召力,因此,学校布置工作,开展各项活动,都能做到一呼百应,心想事成。
我提议,让我们热烈鼓掌向不辞劳苦的各位班长、向爱校如家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!
二、下半年的工作和教学安排
开学前夕,校委召开会议对下半年的工作和教学安排作了研究,主要有:
1、教学时间:9月5日开学上课;12月31日学期结束,本学期有效教学时间16周。其中,9月15日中秋节,法定假日,休课。10月1-9日国庆长假加双休日,10月10日复课。学期的最后一周为文化周。
本学期新开两个专业:一是泥塑艺术班,请田孝琴担任老师,田孝琴,临淮人。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,省级"临淮泥塑"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从事泥塑创造已经20多年,有上千作品在社会上流传和被收藏,有的作品被作为礼品馈赠到国外。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和省市大赛中获奖并受到众多媒体的采访报道。
象棋班,请任志伟担任老师(任志伟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担任象棋老师,他培养的学生曾在市里获得集体一等奖,他本人曾获全省象棋大赛二等奖)。
我们增加新专业,总是考虑再三。泥塑艺术和象棋,都富有趣味性,既动手又动脑,不费大的体力,有利中老年人锻炼思维,促进健康。希望大家踊跃参与,把这两个班办起来。
2、全市老年教育第八次理论研讨会于11月上旬在我县举行。各县区老教委、老年大学的负责同志、六安老年教育研究会成员、老教委办公室主任、入选论文作者参会。研讨会由霍邱老教委承办。我们要作好迎接会议的准备工作。会议期间,计划安排一场教学成果汇报演出,我们将精选文艺节目,展示霍邱老年大学的风采。
3、书画摄影剪纸展,于9月26日上午在多功能厅举行。主题是纪念建党95周年、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。由县老教委、县委老干部局、县老年大学主办,由学校老年书画研究会、老年摄影协会承办。
4、10月1日,寿县武协成立,邀请霍邱老年大学前去表演,由余永年副校长带队前往,以体现我县的武术教学水平。
5、10月9日(星期日)重阳节上午,学校在多功能厅为70、80、90岁老同志举行集体祝寿活动。寿星年龄:1946-1947生为70岁寿星;1936-1937生为80岁寿星;1926-1927年生为90岁寿星。各班要抓紧上报寿星名单,请摄影班负责照像制作寿匾,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集体祝寿办好,办得既简朴又热闹,让老同志们感到光荣,觉得满意。
6、10月中旬,在县二院体检中心,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健康体检。每人费用80元,女同志想作乳腺检查的另加20元。这个费用还不到机关体检收费三分之一。
7、《老年学刊》、老年大学网站正常征稿,请大家踊跃投稿。还可以向县外投稿。最近出版的《皋城金秋》发表了我校师生的2篇文章,4首诗歌,9幅照片,2幅书法作品,突显了我校师生的创作热情,教学成果和写作力量,可喜可贺。
三、希望和要求
为了总结老年教育经验,探索老年大学办学规律,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学术委员会开展了“五个十工程”课题研究,就是从全国选择办得最好的10所省级、10所市级、10所县级、10所区级老年大学和10所乡镇社区老年学校总结经验,在全国推广,经省委老干部局和省老年大学协会推荐,我校荣幸地被选中为“五个十工程”《县(市)校项目》课题成员,成为全国办得最好的10所县级老年大学之一。今年5月份,我校接受了课题研究任务,组织力量撰写文稿,于7月底,如期上报了长达2.8万多字的纪实报告《盛开在淮河之滨的老教奇葩——安徽省霍邱老年大学办学纪实》,年底就可以汇编成书,出版发行。这对我校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肯定和很好宣传。
我们老年大学这株奇特而美丽的老教之花,是县委、县政府亲手栽培的、是校委、老干局和全校师生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文明之花,和谐之花,幸福之花,吉祥之花。正是:“县委栽花我浇水啊,众手浇开幸福花”!
伴随着:“五个十工程”,全国老年大学示范校评审拉开帷幕,我校还想争创全国示范校。全国示范校名额有限,整个华东六省一市就50个名额,办得好的省级、市级老年大学特别多,我们虽然上报了材料,但未必能评上,不管能不能评上全国示范校,我们都不泄气,我们的目标是办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,让广大学员满意是我们最高的追求。“金杯银杯,不如群众的口碑。”我们要通过争创全国示范校,踏踏实实地把学校办得更好,让学员高兴,让政府满意,让县委放心。用一句时髦的广告语: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,我们永远在路上!
两点希望:第一,希望大家多多宣传老年大学,让更多的老年朋友上老年大学,与我们一道分享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为的快乐。我们都有亲身体会,上老年大学后,人生有目标、有追求,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,每天都能看到一点小进步,心情舒畅,心理年龄就感到特别年轻。在我们老年大学有个顺口溜:七十没觉到,八十骑车跑,九十唱啊啊,健康百岁是目标。
退休后,在家坐享清福的人,一年两年没有啥,三五年过后你再看,身体上、精神上与上学的人差了一大截。人生最后悔的有三件事:遇良机不抓,遇良师不学,遇良友不交。老年大学里有良机、良师、良友,敞开大门,你不进来,到头来岂不后悔莫及。
第二,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建设,做一个高尚的文明市民。现在文明城市建设正在深入展开,我们老年大学学员要积极参与中心,服务大局,在参与共建,在共建中共享。要带头做一个遵守秩序、遵守公德、讲礼仪、讲文明的人,道德是做人之根,文明是城市之魂;文明如灯,照亮别人,温暖自己。做到了,就能造福家庭,有利社会,惠及儿孙!
祝领导和同志们家庭幸福,健康快乐!
Copyright © 2014 霍邱老年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6556号-2
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52202000194号